媒体视角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视角

公交都市创建结硕果 许昌公交名片更靓丽——许昌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2-09-05 08:58:09    浏览次数:12163次

人民交通网河南讯 ( 李硕 通讯员 白树伟 ) 2017年许昌市成功申报“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2018年开始启动创建,许昌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已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

五年多来,许昌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绿色出行”为创建主题,以提升群众绿色出行幸福指数、实现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支撑打造“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作为最大的城市战略和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政府主导、行业主责、企业主管、社会共建”的创建模式,构建了安全、快捷、方便、联动、高效、舒适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截止目前,许昌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51条,公交线网421公里,公交车辆1004台,公交专用道106.5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100%。建成计划年底前试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1条,运营里程33.78公里。

通过创建,许昌公交线网更便捷,车辆更舒适,服务更贴心,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得到全面落实,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许昌公交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市民值得信赖的出行首选,市民的满意度连年达90%以上,公共交通理念深入人心,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在许昌开出了艳丽花朵,结出了丰硕果实,许昌公交这张城市名片更加靓丽。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政府创建主体作用,坚持部门协同、规划引领、政策保障、管理提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政策保障、路权优先、服务创新、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形成了部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特色凸显,亮点纷呈。

640.jpg

探索形成了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许昌模式”

形成高位推动、部门协同联动创建机制。

许昌市政府主导,市直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将公共交通发展由交通部门为主的“部门行为”上升为市级层面的“政府行为”,由单一项目执行上升为一揽子项目推动,确保行政决策、规划执行、财政保障更加有力、高效,形成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突出规划引领与政策保障作用。

围绕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聘请国内顶级专家团队,强化规划顶层设计引领和制度体系保障,形成了全面覆盖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财税政策、路权保障等各个方面、较为完善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创新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模式。许昌市从2013年就开始实施《许昌市城公交成本规制实施办法》,为“十三五”期间在全省率先推进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提供了先行先试。2017年以来,我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优化政府提供公交服务模式,进一步明确城市公交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要求,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制度内容设计,修订了公交成本规制实施办法,强化制度执行力,实现精细化监管,保障了公交基本服务提供可持续、财政支持可持续、企业发展可持续,引领地市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模式创新。

绿色出行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许昌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提高民众的生活便利与舒适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响应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创建全国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着力强化绿色产业支撑,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城市发展道路。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等活动,促进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打造了绿色出行网络体系。

许昌市通过公交都市创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形成了政策合力,营造了宣传氛围,持续巩固和深化了绿色出行成果。实现了集高铁、航空、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城乡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慢行步道、水上公交“十位一体”的交通出行方式,建成了集城市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车、慢行交通、市域铁路“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体系,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服务的无缝衔接。推广了绿色交通运输装备。

许昌市加快推广应用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车辆和新能源车辆。目前,市区所有公交车辆全部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辆,中心城区巡游出租汽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辆,实现城市客运领域零排放。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出台《许昌市“3+1”合建站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点规划》,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建成并运行的充电桩566个,其中快充桩373个,慢充桩193个慢充桩193个,换电站1座,保障了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了综合公交场站体系

许昌市坚持零距离换乘理念,积极打造集综合枢纽、停保场、首末站、中途站为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体系建设,更好、更优服务城市、城乡和城际客运出行。

打造了综合枢纽体系。

建成高铁东站、火车站、高铁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城市公交与其他出行方式高效衔接。高铁东站枢纽,是许昌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客运枢纽,郑许市域铁路投入运行后,将成为集高铁、航空、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城乡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慢行步道等九种交通出行方式为一体的零距离换乘枢纽。火车站枢纽,占地26000平方米,分为站前广场、公交换乘枢纽区、出租车接送站区、社会车辆接送站区、车辆停车区5大功能区,是许昌市老城区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北站枢纽,是郑合高铁的重要客运站,2019年投入使用,实现了高铁、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的零距离换乘。北站枢纽、西站枢纽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正常运营,南站枢纽(城南停保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640 (2).jpg

推进公交场站建设。

通过新建、改建、续建以及配套建设等方式,大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有效解决了马路发车、夜间停车难等问题,为公交线路科学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创建期内,共建成停保场1处,首末站6处,均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投用各类公交场站19处,使用面积23.76万平方米,公共汽电车车均场站面积达到220.3平方米/标台,公共汽电车进场实现100%。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城市道路配套建设港湾式停靠站,加快公交中途站的适老化及无障碍建设,完善公交站牌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许昌市共建设港湾式停靠站376个,无障碍公交站点308个,无障碍站点设置比率达到22.14%。同时积极完善场站配套设施和服务,在部分公交枢纽场站建设了公交IC卡服务中心、爱心驿站、免费公厕等,满足了百姓舒适出行的需求,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在公交场站设立食堂,解决了职工“吃饭难”“休息难”问题。在停保场建设了车辆维修中心、充电站等服务设施,切实提高了车辆运营效率。

提升通勤效率构建了多元畅达的公交网络

许昌市积极打造多模式快速通勤系统,全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显著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郑许市域铁路项目许昌段全长33.78公里,南起许昌零距离换乘中心,北接郑州17号地铁线,设站11座,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总投资106亿元,是许昌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省内第一条连接两座城市核心区域的市域铁路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前运营。项目建成后,通过“高密度、短编组”的公交化运营,许昌到郑州全程约1小时,将发挥港许城市间公交骨干体系功能,承担城市组团、次中心城镇之间的通勤客流,是实现郑许融合发展、强化中心城区辐射能力的重要交通支撑。

构建四级公交网络。

积极推动从“单一类别”向快线、干线、支线、微循环四级公交网络的转变,不断拓展公交线网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新开、调整、延伸和拆分等方式,共新开通线路16条,优化调整19条,市区公交线路达到51条,公交线路网总长度421公里,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达到84.1%,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干支结合、优势互补”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化体系,实现了城市公交与对外枢纽的换乘联系,保障了各换乘枢纽与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

许昌市积极落实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和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积极推动中心城区至禹州、长葛、鄢陵、襄城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主城区与周边城区的公交联系,为城市公共交通和城乡客运的接驳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许昌市已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和村村通客车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对魏都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城市公共交通的全覆盖。出台了《许昌市建安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方案》,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3条,实行一元票价,中心城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城乡客运线路已全部公交化运营,实现城市公交服务普惠城乡居民。

围绕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了人民满意的许昌公交

许昌市加强城市公交规范化运营管理,不断丰富公交服务模式,切实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度,满足市民多样出行需求。

丰富公交服务形式。

根据高峰期通勤、夜间出行、节假日休闲旅游、商务出行等多样化公交出行需求,持续拓展夜班公交、学生公交、旅游公交、工业区公交、微循环公交、水上公交、定制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打造大站快车、拥军专线、敬老爱老专线,进一步实现了品质化和集约化出行融合。先后推出“限行期间全民免费乘公交”等惠民举措,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实行服务质量考核。

修订完善《许昌市区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及考评办法》,对公交企业实行服务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成本规制、财政补贴直接挂钩,规范公交运营服务行为。引入星级酒店管理理念,制定《车长星级服务评审管理办法》,以安全运行、服务质量、运行秩序、车容车貌、仪容仪表、职业规范等为考核要素,对公交车长实行星级管理,星级与工资挂钩,激励公交车长安全驾驶、文明服务。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礼让斑马线活动,形成了公交车辆礼让群众先行这一和谐温暖的场景,提升了文明城市形象。

精准精细为民服务。

许昌市购置150台低地板、空气悬架系统公交车辆,乘坐舒适度大幅提升。在公交枢纽站、首末站设置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为敬老爱老示范线路运营车辆配备急救药箱、老花镜,组织开展“爱心送考”“敬老卡”进社区等活动。定期开展第三方乘客满意度调查,广泛吸收乘客对公交运营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对小学生实行半价乘车,对现役军人、残疾人、参战老兵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免费乘车。从2018年起,对持有市区居住证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乘车,免费乘车总量占年客运总量的41%,为市民带来更多看得见的便捷与实惠。

640 (1).jpg

实施数字转型建设了许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许昌市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大数据、互联网、5G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建成投用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电子站牌及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群众出行更加智能便捷。

升级耦合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建成许昌公交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发挥智能调度监控和实时监控作用,完善许昌公交指挥、调度、监控、客服等功能,实现对公交运营的全过程智能调度。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监管系统、ERP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新能源充电运营管理平台,优化、拓展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功能作用,建成投用公共交通行业监管平台,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环节、面向全部乘客的智能公交体系,提升了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

完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开发新版“许昌公交APP”,功能包括公交运行和服务信息实时更新、公交线路查询、车辆到站预报、扫码乘车、自助充值等。加强与“i许昌APP”、车来了APP和掌上公交APP等平台合作,拓展公交信息实时查询与乘车支付等功能。在主要站点设置电子站牌27个,依托公交车载定位系统和智能调度平台,为乘客提供视频播报、公交实时信息发布、到站提醒等服务,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

实现公交支付体系多元化。

建设许昌公交一卡通系统,完成与交通运输平台的对接,发行许昌公交一卡通,实现与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广包括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在内的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体制机制创新助力企业专心专业经营服务

许昌市大力推进城市公交公司化改造,建立了政府参股、民企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交企业,创新形成了“国有资本参股不分红,政府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许昌公交模式,使公交企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人民至上,用心服务市民出行。

许昌公交公司结合城市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不断扩大公交线网覆盖率,让能通达的道路都有公交车在运营,提高了服务的广度;开通了6条夜班线路与两个高铁站、两所高校、建安区新城对接,拉长了服务的深度;在全省率先开通水上公交,3元票价尽览水润莲城的美景,实现群众“一舟环游许昌城”的美好愿景;开通了适老化公交、学生公交、工业区公交、旅游公交、亲水公交、微循环公交等特色公交专线,提供不一样的市民出行体验;购置空调车比率100%,实现公交车冬暖夏凉,市民乘坐更加舒适舒心。

弘扬党建文化,打造流动学习窗口。

高标准打造学习强国、党史学习、建党100周年、省市党代会精神宣讲、禁毒号等特色公交线路,将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植入车体、车厢、场站、候车亭、公交站亭站牌和车辆LED电子显示屏,将城市公共交通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平台、许昌城市文化的新窗口、廉政文化的新载体、文明城市的新品牌”,使群众“坐一站公交、学一段党史、受一次教育”。打造31路工人先锋号、2路新能源高品质线路、K1路拥军线路,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培植企业文化,体现企业责任担当。

许昌公交公司在全省率先实施驾驶员早餐、午餐配送和外地职工住宿补贴制度;每年全员免费体检、配发四季工装和劳保用品等福利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障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当新冠疫情突发时,许昌公交公司职工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写下请战书,15名驾驶员挺身而出驾驶负压车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00余名驾驶员驾驶公交车支援禹州、长葛抗疫,及时转运密接者和次密接者。据统计,许昌公交累计出动1185车次,转运3万余人,实现了零感染,交出了优秀的抗疫答卷;其中102路司机张红艳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


640 (4).jpg

安全文明经营,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许昌公交公司始终将“亲情、安全、满意”的企业宗旨融入公共交通服务中,深入开展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活动,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驾驶员服务星级考核管理,出台了《许昌公交车长星级服务评审管理办法》,将车长的正点率、投诉、优质服务、安全、车容车貌等全部纳入到星级服务评定中,全面提升公交安全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许昌公交公司先后荣获河南省“十佳公交企业”、全国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2019年全国春运“情满旅途”活动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下一步,许昌市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运输服务体系和智慧公交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幸福指数,全力把打造全国中小城市公交都市创建的样板,为‘五个强市’建设,为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提供坚实保障。